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一个残疾男孩的飞翔梦----陈存璟特教送教案例

日期:2019-9-6 10:48 阅读:
案例背景
教育扶贫是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关心残疾儿童、送教入户,更是当前教育领域扶贫的重点。我校始终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配合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多次组织了送教活动。我有幸在近两年来,跟随特殊教育学校的王美玲老师,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为残疾儿童的送教,深感残疾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一、初教遇阻,爱心、耐心等待
2017年12月14日,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东五村。
当我跟随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王美玲老师,在村干部的引导下,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中时,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惊:低矮的土坯房,窄小的窗户,时值寒冬,门上挂着厚厚的棉门帘,在宽大的土炕上,蜷缩着一个大约10岁的小男孩。由于房子的光线特别昏暗,几乎看不清他的容貌,走到床边,把窗帘撩起了一些,大致看清了他的脸庞:圆脸,皮肤白皙但不太干净,头发有些长,只有那双眼睛,在昏暗中闪烁着光亮。经过短暂的交流,了解了这个孩子就是小涛涛,由于5岁时发高烧没有及时医治,导致小儿麻痹,到现在不能独立行走,整天趴在炕上,也没有入学,姐姐和妈妈教他认识不多的汉字。看着他明亮的眼神,我们的心很是沉重。我和王老师进行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情况,可是他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躲在身后,无论我怎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只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紧张地直摇头。在我尝试与他接近时,他拿起身边的被子蒙住了头,一言不发,就是不看我们,不把头漏出来。尽管事前已做好心理准备,但第一次送教就遭遇这种情况,还是让我们措手不及,孩子这样排斥我们,我们的送教会有效果吗?今后的送教活动如何将继续?……我的内心产生了无数的疑问。眼看一个小时过去了,毫无进展,我们始终不能打开他的心扉。
回来后,我和送教王老师认真分析小涛涛的情况,重新制定了个别教育计划。一星期后,我再一次踏上了送教之路。这次,我没有急着和小涛涛交流,而是和他的妈妈拉起了家常,主要内容是谈他的生活点滴以及家庭情况,原来女儿娜娜就是我初三教过的学生,我一直夸娜娜的学习刻苦,懂事。他看我没有“胁迫”他和他交流,而放松了警惕,悄悄地爬到了坐在炕沿边妈妈身边。他开始低着头只是听,后来,看我们说得开心,有时,也和妈妈说上几句。我知道此时正是我们拉近感情的时候,于是,我轻轻地拉起了他的小手,高兴地说:“涛涛,真是个好孩子,知道的事情真多。”开始时,小涛涛是抗拒和我接触的,想把小手抽出,但听到我的夸奖,小手只是在我的手心动了几下,我明白孩子开始接纳我了。于是,我尝试着和他交流。“你最喜欢谁?”“妈妈”,好半天,才从他的嘴里挤出两个字来。“那你喜欢什么动画片?”低头不语,不再理我。我想这个男孩的心底,一定有个秘密花园,只是院门还紧紧的闭锁着,那把与生俱来的心锁,也许需要心血的浸润才可以打开。我们按照教学设计,为他朗读了张海迪、刘翔等名人成长故事,留下了一些动漫卡通的书籍和玩具。
二、打开窗户,阳光会进来。
鉴于小涛涛家庭生活环境并不利于他的康复和成长,我们建议他的父母最好能改善他的居住条件,不能让他长期生活在光线昏暗的房子中。他更需要享受阳光。经了解,原来他家已经在村上的小区里买了楼房,由于孩子生活不便,就在冬天搬到了平房中,有热炕,而且方便。经过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辅导,让他们明白:孩子应该生活在光线好的地方,更有利于他的身心发展。孩子的心理本来就有些问题,长期生活在低矮,阴暗的房子中,加剧他的病情,对他的心理影响很大,应该搬到楼房去,让他享受阳光,心情会更好,同时不要放弃,坚持对他的双腿进行按摩,进行辅助治疗。要坚持给孩子读书、讲故事,教他识字。家长表示完全赞同。小殿涛听说要去楼上,很是高兴。
过了几个星期,当我在东五小学进行期末绩效考核时,特意去了他家的楼上,进门后,看到的景象让我惊喜:这时候,小涛涛有很大的变化,他躺在阳台的躺椅上,身边摆放着一些我们送去的玩具和故事书,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窗外的阳光明媚,窗台上的绿色植物枝繁叶茂,充满了生机。再看看小殿涛,正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脸上干净白皙,明亮的大眼睛更加有神了。看见我,微笑着招手,和第一次见到的他,判若两人!
打开窗户,阳光会进来;打开心扉,温暖会进来!我们坚持用爱心和耐心,打开了这个小儿麻痹孩子的心扉,让他不再自闭,孤独,向着快乐,健康的方向成长。
三、静待花开,希望满满。
2018年6月20日,我和驻村扶贫领导小组的人员再次到小涛涛家。这次,他又搬到平房中,但是和原来不同,他坐在院子里树下的轮椅上,精神不错。手扶在小桌上,在看着漫画书。看见我,似乎更高兴了,脸上漏出笑容。我蹲在他的小桌旁,微笑着问他:“小殿涛干什么呢?”
“看书”,他很快回答我,不再陌生。
“我教你画画可以吗?”
“嗯”
于是,我拿出包里的纸,抓起他不太有劲的右手,在纸上画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并教他读“鸟……”“鸟……”。让他跟我读,开始他不愿意张口读,经过几次的鼓励,他慢慢地跟着我读出了声“鸟……”。
这次,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进步很大,能积极主动和人交流,性格开朗了不少。我决定趁胜追击,和他深入交谈。
“小涛涛最近好乖啊,读了什么故事呢?”
“小马过河、丑小鸭……”
“你最喜欢的名星是谁呢?”
“我最喜欢刘翔。”他羞涩的慢慢说着,“我也像刘翔一样奔跑!”
听了他的话,我震惊了。很快又回过神来,赶快鼓励他:“只要我们的小涛涛高兴开心、不断努力,配合妈妈的按摩和医生叔叔的治疗,会站起来的。”
“我们相信,你会站起来,和刘翔一样奔跑的!”其他在场的人也感动了,随声附和着,及时的鼓励他。
听到这么多的人对他说会,他白皙干净的脸上,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而在旁边看着他的妈妈,早已泪流满面……
孩子,你是一只折翅的小鸟,我们愿意等你痊愈,有翱翔天空的那一天;你是一朵尺开的花朵,我们愿意静等花开,有你尽情绽放的那一天……
我愿意给你足够的时间等你……
案例反思:
“爱”是人际沟通的纽带,它对于一个残疾、智障的孩子更为重要。教师对学生有一片爱心,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但原每一位教师能用心去播种,用真情去呼唤,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每一个残疾孩子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他们,只能辛勤培育,静坐花前,静待花开。
Tags:一个,残疾,男孩,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