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荆轲刺秦王》教案

日期:2019-3-11 10:36 阅读:

周至一中教案(高一、高二)

年级:  高一      科目:语文       授课人:        日期:

课题

荆轲刺秦王

课时

三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战国策》的相关知识(体例、内容、价值),阅读本篇的历史背景。

2.借助工具书,能够读通全文。

3.熟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4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地翻译重点文言句子,整理出文言知识点。

2.梳理内容,概括情节,说出荆轲的人物形象。

3.根据历史背景客观评价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

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分析荆轲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荆轲不畏强暴,沉着勇敢的精神品质,结合历史背景并能客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意义。

预习检查

形式结果

1、自读课文,注出正确读音,结合注释,梳理课文内容。

淬(cuì) 忤(w)       徵(zh)  陛(bì)  卒(cù)    

提(d)  创(chung)揕(zhèn)拊(f)     

髓(su)    樊於(w)期  箕踞(jjù) 亢(kàng) 

2、阅读相关资料,结合注释,读通课文内容,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资料链接】

(1)《战国策》又称《国策》,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历史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辩论、操作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刚刚领略了烛之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雄辩才能,这节课我们再来走进一位视死如归的侠义之士——荆轲,看看他为何要刺杀秦王?结果又怎么样呢?

二、朗读课文

1、结合课文背景 ,在预习的基础上解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3、学生朗读精彩片段,感受精彩情节。

求取信物    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    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    单人朗诵

三、 结合自己整理的文言知识点,小组内交流归纳,并整理在黑板上。

1、找出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迎宾赞礼的人)

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

秦王方还柱走(“还”通“环”,绕)

2、找出古今异义词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今义为贫穷;古义为走投无路  )             

可以解燕国之患   (  古:可以用它来  今:一个词,表可能、允许等 )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今义为年纪大的人古义为道德高尚人)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今义为偏爱袒护;古义为露出一只臂膀)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今义为钱;古义为礼品)

郎中执兵       (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

断其左股        (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3、解释带横线的多义词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亲:接近)

秦王惊,自引而起 (引:从座上伸直腰)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d,投掷)               

为之奈何(为:对)  

为变徵之声(为:成)                    

乃为装遣荆轲(为:整理)   

又前而为歌曰(为:作,唱)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替)   

4、找出活用的词

皆白衣冠而送之(衣冠:两名词分别作动词,穿衣,戴帽)      

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作名词)  

使使以闻大王(使使:派遣使者,第二个动词“使”作名词用)       

群臣怪之(怪:认为怪,形容词意动用法)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乃遂收乘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又前而为歌曰     

左右既前   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皆白衣冠以送之   衣:白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素衣、戴着素帽。

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象箕一样

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

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的移动用法,觉得……奇怪

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乃欲以生劫之:生,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5、指出下面特殊句子的种类。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欲与 (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 (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省略介词宾语)

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5)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必修结果:总结归纳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准确生动的说出故事情节。

要求:预习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小组内交流交流,确定发言人,概括事内容,划分故事情节。

1、故事内容:《荆轲刺秦王》记叙的是──战国末期,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侠义心肠,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中八剑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 

2、故事情节

开端:行刺缘起

发展:行刺准备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荆轲被斩

Tags:荆轲刺秦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