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日期:2019-3-11 10:09 阅读:
19、船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勺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震荡调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严履行深渊忠于职守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
    调遣呼号斗殴克莱芒可怖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严整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
    讨论: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自救牺牲)
    二、精读训练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
    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    
    (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
    (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3)出示挂图。
    (4)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看图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板书: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
    看图听老师背这一段话。
    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
    (5)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6)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小组交流,讨论。
    (7)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指名读。
    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8)指导朗读第二段。
    指导:读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时应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
    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看板书总结。
    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四、质疑
    五、背诵
    第29、30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
    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看板书总结。
    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3、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齐背
    指名学生背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
    三、批改,订正。
20、故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理出文章的线索,学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増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懂得故宫是古代中国辉煌艺术成就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按照空间移位来进行介绍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激发对中国古代辉煌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讴歌。
    教学准备:
    查阅故宫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话题,激趣导入。
    身为洛阳人就从龙门石窟的佛雕艺术价值谈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说出自己对龙门石窟的认识,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古代辉煌艺术的兴趣,为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打下基础。
    2、播放课件,展示故宫的辉煌建筑艺术,先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在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指导“重檐屋顶”、“额枋”、“蟠龙”“降龙”等字的读音,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分析结构。
    重点分析第1段,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欣赏建筑艺术
    1、自由朗读课文,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故宫景点;
    2、把这些景点板书在黑板上,并按照顺序标出来,理出文章线索,学习按照空间移位的顺序写作的方法;
    3、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故宫中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景点的景色。
    4、结合课件中所展示的景点对照课文内容找出,并完成以下问题:
    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1)、3、4自然段是略写,重点让学生理出写作顺序;
    (2)、5、6自然段是详写太和殿,是本课的重点段,要在读中分析、感受。
    在第5段中要抓住太和殿之大,殿身的艳丽色彩和殿顶的雕金盘龙图案来欣赏体会故宫建筑艺术之美。第6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的作用。结合教学课件并配以庄严浑厚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太和殿神圣、宏伟的气势,在朗读中体会出来。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的读,把这种情感植到学生心中。
    (3)、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7、8、9自然段,加深对故宫建筑艺术的赞叹。
    (二)、赞叹奇珍异宝
    朗读第10段了解故宫藏品之多之奇之贵种,并出示相关资料增加学生对故宫的了解。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出示资料介绍“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以来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的参观,使学生认识到“故宫”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感情。
    五、小试牛刀拓展延伸
    2009年世界邮展要在洛阳举行,以一名邮展志愿者的身份按照空间移位顺序写一篇小文章给各地游客介绍一下龙门石窟。
21、青花
【教材分析】
    陶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而中国瓷器的发展,则以青花瓷器为最早,在世界享有盛誉。本课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那就是从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俩那样的瓷器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了解“我”的努力,读懂父亲的表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读熟课文,初步感知。学习课文1——4自然段。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课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听两方面欣赏青花之美。
    2.师:这些漂亮的瓷器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青花”。(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后的“学习链接”,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青花瓷的资料,认识青花。
    4.教师小结:2007年11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青花扁壶以10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课件出示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设计灵感也来自于这完美的青花瓷。
    青花为什么有如此高的价值,为什么能成为“人间瑰宝”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青花的动人故事,相信一定能带给你很多启示。
    (围绕“青花”,从欣赏图片到朗读文字,感受青花之美,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3.学生独立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1)分段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2)结合评议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理解并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全文,选择自己读得最满意的段落加强练习。
    2.采用学生互相推荐的方法,读通全文。
    3.思考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我”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以求得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前因后果。)
    四、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导学内容:
    1.学习课文,了解“我”为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所付出的努力,从中体会“我”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
    2.了解父亲的“心机”,感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导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人间瑰宝”——青花瓷
    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
    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
    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文字背景为青花瓷图片)
    (指名朗读,教师引读)
    2.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究竟是怎样的人?父亲要给“我”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寻求答案。
    二、学习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神情和语言的语句,体会父亲的心理。
    2.反馈交流,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
    在父亲眼中,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呢?
    带着父亲对制作青花事业的热爱齐读。
    (2)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
    父亲期盼什么?想说什么?为什么最终还是沉默呢?
    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感受送进这句话再读。
    带着对“我”的企盼齐读。
    (3)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
    父亲为什么一脸肃穆,这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学生想象补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带着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齐读。
    3.小结:父亲是那样热爱青花,为了让青花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与发展,他对“我”满怀企盼,他知道言语的表达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还不能理解,就想方设法引导“我”从实践上去领悟。
    三、深入学习,寻找“我”的心路历程
    1.父亲要教我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呢?
    (联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就是让“我”明白: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5——16自然段,思考:为了得到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我是怎样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的?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师随机板书:寻找、复制、创作)
    4.再自由读5——16自然段,思考:这一路寻找,我都经历了哪些迷惘和艰辛?是什么引领着“我”苦苦寻觅,苦苦求索,最后走出迷惘,灵光闪现,茅塞顿开?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和父亲神态变化的语句。
    (2)读读这些语句,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
    (3)有问题同桌可以交换意见。
    5.指名反馈,体会父亲的引领以及“我”的执著,并随机指导朗读。(师随机板书:不满意、冷眼、笑容)
    我的心理活动:
    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的?
    我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
    父亲要告诉我什么?那缺失的青花到底在哪里呢?
    父亲神态的变化:
    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
    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遭到父亲的白眼。
    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6.用下面的句式,结合我的行动、心理活动和父亲的神态变化,说一说我寻找的经历。
    课件出示:
    当我……时,父亲……,我……
    当我……时,父亲却……,我……
    当我……时,父亲终于……,我也终于……
    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的含义。
    7.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的,是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青花瓷艺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么完美的青花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们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事物,你还能举出例子来吗?(师生共同举例,如:戏曲演员、书法家、画家等等)
    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跟大家交流。
Tags: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