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9.木兰诗 暑假复习课课练(含答案)9.木兰诗 暑假复习课课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木兰诗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木兰诗》中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反问)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对偶、反复)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互文)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互文)2.下面加点字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图片详情:
![]() ![]() 篇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木兰诗 课件(共20张PPT)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木兰诗 课件(共20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0张PPT)第33首 木兰诗 北朝民歌七年级下册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作家作品唧唧①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②。不闻机杼声③,唯④闻女叹息。诗歌精讲译文:叹息声一声又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课下注释:①唧唧:叹息声。②当户织:对着门织布。③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④唯:只。作用:反复强调叹息声,意在突出木兰忧...
图片详情:
![]() ![]() ![]() 篇3:9《木兰诗》教案9《木兰诗》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木兰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了解乐府民歌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圈点勾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教学难点: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有这样一个人,她既...
图片详情:
![]() ![]() 篇4:9 木兰诗 教案9 木兰诗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8 木兰诗【导学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4.复述故事情节。【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3.背诵全诗。【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
图片详情:
![]() ![]() 篇5:9《木兰诗》精选题附答案9《木兰诗》精选题附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木兰诗》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木兰当户织 户:________...
图片详情:
![]() ![]() 篇6:9 《木兰诗 》复习课件(共19张PPT)9 《木兰诗 》复习课件(共19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9张PPT)人教版9 木兰诗zhùjiāntiětuòxūncì鬓辔朔雌姊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A对着织布的梭子只军中的文告早晨战事越过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记功外城穿动弹怎么辨别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图片详情:
![]() ![]() ![]() ![]() ![]() 篇7:第9课《木兰诗》课件+素材第9课《木兰诗》课件+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32张PPT)木兰诗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两个目标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生动质朴和刚健明朗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感受花木兰的魅力目录contents常识积累文章浅析深层理解拓展延伸壹常识积累诗歌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及花木兰介绍花木兰HUA MU LAN花木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BEI JING JIE SHAO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专家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于北魏,当时,北魏与柔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首诗是北魏与柔然战...
图片详情:
篇8:9《木兰诗》精编习题(含答案)9《木兰诗》精编习题(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木兰诗》名师精练1. 木兰为什么决意从军?2. 作者为何要略写十年征战的过程?3. 木兰为什么拒绝封赏, 一心回家?4.木兰是什么样的女郎?5.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疫情结束了,教委下发了复课的通知,同学、老师和家长收到通知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参考答案:1.木兰为什么决意从军?有三个原...
图片详情:
![]() 篇9: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木兰诗教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概括故事大意。2.通过合作探究、反复朗读,了解花木兰的形象,了解诗中的修辞方法。3.学习花木兰的事迹,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1.通过合作探究、反复朗读,了解花木兰的形象,了解诗中的修辞方法。2.学习花木兰的事迹,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大家都知道,古代是男权社会, 歧视女性,当时的女性地位极低。但是女子就当真比不上男子吗?不是,当然不是。大家听过一句话吗?“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并不是不如男子,只是女子更加缺少机会罢了。大家知...
图片详情:
![]() ![]() 篇10:9、《木兰诗》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9、《木兰诗》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9、《木兰诗》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shū) 辔头(pèi) 云鬓(bìn) 策勋(xūn)B.军帖(tiě) 燕山(yān) 赏赐(cì) 阿姊(zǐ)C.可汗(hàn) 朔气(shuò) 骏马(jùn) 雌兔(cí)D.鞍鞯(jiān) 金柝(chì) 戎机(róng) 傍地(bà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东市...
图片详情:
![]() ![]() ![]() 篇11:9 木兰诗 教案9 木兰诗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9 木兰诗教学内容《木兰诗》是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视为我国南北朝诗歌中的“乐府双璧”。《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虽然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但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结合课文,了解对偶、对比、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并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认,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在文本阅读方面“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结合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能明确地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这些新课程目标没有变,所以将“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图片详情:
![]() ![]() 篇12:第9课 木兰诗 学案(含答案)第9课 木兰诗 学案(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 木兰诗基础积累重点字词唧唧复唧唧①,木兰当户织②。不闻机杼声③,唯闻女叹息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⑤。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⑥,可汗大点兵⑦。军书十二卷⑧,卷卷有爷名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⑩,从此替爷征。 ①唧(jī )唧复唧唧:一作“唧唧何力力”。唧唧,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②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③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④惟:只。一作“唯”。⑤忆:思念,惦记。⑥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⑦可汗(kè hán):古代北...
图片详情:
![]() ![]() ![]() 篇13:9.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解析)9.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机杼(shū) 军帖(tiě) 戎机(róng) 可汗(hán)B. 辔头(pèi) 朔气(shuò) 雌兔(cí) 阿姊(zǐ)C. 云鬓(bìn) 赏赐(sì) 骏马(jùn) 策勋(xūn)D. 燕山(yān) 鞍鞯(jiān) 金柝(chāi) 傍地(bàng)2. 选出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 愿为 市鞍马(市:买) B. 问女何所 思(思:思念)C. 万里赴 戎机(戎机:指战争) D. 赏赐百千 强(强:强壮)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
图片详情:
![]() ![]() 篇14:9 木兰诗 同步教案9 木兰诗 同步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9 木兰诗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乐府诗集》,熟读并背诵全诗。2.积累文言知识。3.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把握诗中木兰的形象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很多描写妇女的作品,其中有一位女英雄的形象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她代父从军,驰骋疆场;她鄙弃荣华,谢绝高官;她眷恋故土,毅然回乡。她的经历传奇浪漫,一千多年来,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木兰。(板书题目)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注音。见PPT。2.本诗选自《 》,是 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明确:乐府诗集 南北教师补充:乐府...
图片详情:
![]() ![]() ![]() 篇15:9 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9 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 木兰诗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鞍鞯(jiān) 阿姊(zǐ) 军贴(tiě)B.可汗(hàn) 辔头(pèi) 机抒(zhù)C.溅溅(jiān) 金柝(tuò) 燕山(yàn)D.戎机(róng) 朔气(shuò) 云鬓(bìn)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C...
图片详情:
![]() ![]() ![]() 篇16:第9课《木兰诗》阅读训练(含解析)第9课《木兰诗》阅读训练(含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木兰诗》阅读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①。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
图片详情:
![]() ![]() ![]() ![]() ![]() Tags:木兰,复习,精选,16篇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