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古代诗歌分类古代诗歌分类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古代诗歌分类鉴赏一、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内涵: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战争为题材的诗。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词。②常见意象:自然人文景物类(黄沙、风沙、秋月、大漠、孤城、长城、边关、雨雪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阳关、榆关、黄河、阴山、天山、楼兰、轮台、龙城、幽燕...
图片详情:
![]() ![]() ![]() 篇2: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91张PPT)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情境导入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天退朝后,看见满天都是纷飞的雪花,引起了他作诗的兴致。他慢慢地吟着:“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当乾隆皇帝吟了三句诗后,他作诗的灵感突然消失得不知所踪,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他身边的大臣中忽然有人接着皇帝的诗,吟出了一句:“飞入芦花皆不见。”乾隆皇帝听了,赞赏不已,而这个帮他完成了诗作的大臣,正是纪晓岚。中国的古诗词大都因景生情,意趣盎然。就让我们品味中国古代经典诗歌的深厚底蕴吧!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
图片详情:
![]() ![]() ![]() ![]() ![]() 篇3:古代诗歌赏析专题古代诗歌赏析专题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古代诗歌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2.沉郁顿挫:沉郁即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悲壮慷慨:这种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图片详情:
![]() ![]() ![]() 篇4: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课件(共50张PPT)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课件(共50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50张PPT)诗歌表达技巧目录肆叁贰壹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修辞方法壹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双关、用典、通感、反语、引用、顶真、反复(重章叠句)、呼告……书湖阴先生①壁二首(其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注] 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②排闼(tà):推开门,撞开门。闼,小门。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示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方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一水”对“两山”,整齐美观,音...
图片详情:
![]() ![]() ![]() ![]() 篇5: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手法课件(共27张PPT)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手法课件(共27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7张PPT)诗歌鉴 赏第四讲 · 鉴赏古代诗歌手法TIP诗歌手法常见考察方向读懂诗歌离不开对技巧的把握,因为把握了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把握了诗歌的艺术内涵,把握了诗歌景、情、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指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和各种手法的搭配使用。主要从4个角度进行把握,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修辞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 效 果比喻...
图片详情:
![]() ![]() ![]() ![]() 篇6:4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课件+教案+素材)4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课件+教案+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默写诗歌。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默写诗歌。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三座高峰,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源远流长。大自然的山川河...
图片详情:
![]() ![]() 篇7: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课件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课件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3张PPT)游山西村陆游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理解诗歌内容,品读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3.感悟诗人寄寓在诗歌中的情感。4.培养自身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操,提高自身品味和审美 情趣。学习目标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在这些诗中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
图片详情:
![]() ![]() ![]() 篇8: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33张PPT)古诗两首《次北固山下》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号为德。洛阳人。《全唐诗》中存诗十首。《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收录于《全唐诗》中。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诗人简介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1、文学常识填空:(1)选自_______________卷一百一十五。次:_____________。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王湾...
图片详情:
![]() ![]() ![]() ![]() 篇9:专题15 古代诗歌阅读(名句默写)学案专题15 古代诗歌阅读(名句默写)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专题15 古诗文阅读(名句默写)一、限定式情境默写(课程标准60篇)《论语》十二章(1)《论语·里仁》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指出要向贤能的人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过错。(2)《论语·卫灵公》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解释了“恕”的内涵。(3)《论语·泰伯》中提倡“弘毅”精神,“仁以为己任”,这样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 “死而后已”,这样的道路难道不遥远吗 《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輮以为轮,”,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輮使之然也”。(2)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
图片详情:
![]() ![]() 篇10:06-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含解析)06-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含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06-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一、选择题1.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首联,诗人先回顾身世,遭遇辛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后追述战斗生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B.颔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将国家和个人分别比作雨中浮萍和风中柳絮,感慨国破家亡和身世坎坷。C.颈联中,诗人回忆曾在惶恐滩撤退,内心仍惊恐不安。如今身陷敌手,只身被押,远渡零丁洋,更感孤独无援。D.尾联直抒胸臆,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以死明志...
图片详情:
![]() ![]() 篇11: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C.下阕首句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2.写出本词...
图片详情:
![]() ![]() ![]() 篇1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三月十七日夜里,酒后作诗,怀念过往,哀叹今朝,亦虚亦实。B.诗人借酒消愁,脱帽大叫,既是醉后的狂态,更是对沙场杀敌的渴望。C.本诗最后两句写梦境,内容上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极其相似。D.全诗十二句,换了四个韵,读来节奏铿锵。写得跌宕奇崛,似...
图片详情:
![]() ![]() ![]() ![]() ![]() 篇13:4 古代诗歌四首 暑假预习知识单4 古代诗歌四首 暑假预习知识单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古代诗歌四首 知识单课本原文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等 。《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
图片详情:
![]() ![]() ![]() 篇14: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友人伤歌姬温庭筠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①春草妒婵娟。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注】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和诗,并且围绕“伤歌姬”这一主题进行创作。B.颔联中诗人认为没有办法消除友人怀念已逝佳人的念头。C.颈联中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墓地的春草都嫉妒歌姬婵娟般美貌。D.尾联中的“王孙”运用典故,原指贵族子孙,此处指诗人。2.朋友家中歌姬去世,温庭筠写诗...
图片详情:
![]() ![]() 篇15: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课件(共25张PPT)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课件(共25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5张PPT)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区分: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想象、联想想象:在原有实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事物。联想: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不一定相似,但有关联)。想象想象联想,想象联想,想象举例: 1、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控制、压抑,贬斥...
图片详情:
![]() ![]() ![]() ![]() ![]() 篇16: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课件(共24张PPT)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课件(共24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4张PPT)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虚实结合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2014(新课标卷II)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活于唐末,曾多次经历唐末兵乱,并因避乱长期寓居江南。曾流离吴越等地。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一、二句 写 “实”, 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
图片详情:
![]() ![]() ![]() ![]() 篇17:上海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上海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以下两首格律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登高》一诗押韵的字有 个。( )A.2 B.3 C.4 D.52.下列对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以阔大之景引发社稷之思。B.《登高》:以神奇瑰丽之景反衬悲凉之情。C.《登岳阳楼》:以不幸的“无”和幸运的“有”相对比形成...
图片详情:
![]() ![]() ![]() ![]() Tags:古代诗歌,课件,精选,17篇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