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辽海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快乐的提线偶 教案辽海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快乐的提线偶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16、《快乐的提线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辽海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六单元第16课《快乐的提线偶》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
本课是让学生通过画、剪、折、卷曲、粘接等基本技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目的地进行提线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活动,从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想象和创造是小学美术教育的灵魂。在动手中感受快乐,在成功中体会艺术的美是学生最大的兴趣。本单元正是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而设计的,更注重学习的新奇感和趣味感。本课《快乐的提线偶》以木偶艺术为引导,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提线偶的制作方法,在成功中感受快乐。
3、学情分析...
图片详情:
![]() ![]() 篇2:辽海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快乐的提线偶 教案(表格式)辽海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快乐的提线偶 教案(表格式)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快乐的提线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辽海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想象与创造,第16课《快乐的提线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美术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既有形象设计与绘画,又有装饰与制作;既有表演与观赏,又有弘扬与流传,特别适合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体现了在《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学生参与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的意识。以木偶艺术为引导,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提线木偶的制作方法,在成功中感受快乐。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上课气氛活泼,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图片详情:
![]() ![]() 篇3: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课题:家乡的桥和塔科目:美术教学对象:三年级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这节课是小学美术造型表现的一个完美体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艺术情感教育的延伸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这课,让学生了解各处的桥和塔,并要求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建筑幅画。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各种不同的桥和塔,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为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
图片详情:
![]() ![]() 篇4: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 冀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 冀美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风凉的扇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扇子是夏季常用之物,人们用它遮日纳风凉。造型优美的扇子还是工艺品,供人们玩赏。在我国古代,更把扇子视为风雅之物,文人墨客喜欢在上面上题诗作画,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扇面艺术和文化。扇子的造型、功能学生都很熟悉,以《风凉的扇子》作为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练习,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扇子的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都有美。了解中国扇子文化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在运用各种废旧材料,构思、设计、制作的过程,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本...
图片详情:
![]() ![]() 篇5: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课 题
《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桥的结构特点,感知桥的造型美。
能力目标:描述桥的美,尝试设计表现家乡的桥。
情感目标:感受家乡的桥文化和历史,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增进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桥的美,尝试用泥表现家乡的桥。
教学难点
如何用泥制作一个造型美观的桥。
教学方法
欣赏比较、小组合作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师生谈话导入
1、出示吴冠中的画像。
师:这位老人是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吴冠中,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寻找当地的古树和桥进行绘画创作,(出示作品)桥在他的眼中是充满魅力的。今天我们就像吴冠中大师一样来观察、表现家乡的桥...
图片详情:
![]() ![]() 篇6: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第十六课家乡的桥和塔
{第二课时}
课 题
《家乡的桥和塔》
课时
2课时
年级
三年级
册数与版本
人教版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贵州各种桥造型与历史。
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学生欣赏和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并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家乡的美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变现桥和塔
教学难点
了解桥与塔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学生:各种废旧材料,绘画材料等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
图片详情:
![]() ![]() ![]() 篇7: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家乡的桥和塔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听歌识曲: 《家乡的桥》。
揭晓谜底:人民大桥、大地桥、灵津渡大桥。
2、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以及桥有哪些材...
图片详情:
![]() ![]() 篇8: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风凉的扇子》
教学内容:
冀教版美术实验教材第6册第16课
教学目标:
1.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2.在练习中,逐渐形成设计意识,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3.愿意了解扇子文化,感受扇子的美,体验制作扇子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设计制作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教学难点:
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设计扇子。
教学准备:
课件、范品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北京奥运会。
师:在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真是人山人海,老师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咱们来看看。(...
图片详情:
![]() 篇9: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风凉的扇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扇子。?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情感目标: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文化,学习扇子的设计与制作,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难点:扇子的构...
图片详情:
![]() ![]() 篇10: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风凉的扇子
教学目的:
从学生已会制作的小折扇入手,引导学生制作外形各异、可爱有趣的扇子。
简单了解中国扇文化
重难点:扇子不同造型的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制作了买手套的小狐狸、翻滚的小花猫,
李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创作。( 师板书:5、小花扇 )
新授:
1.、师:瞧,李老师这有把扇子,你会折吗?
让我们来比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提醒:折的时候注意对齐。折一下要用手压压平)
(奖励学生爱心形小扇坠)
2、师:现在是春天了,春雨绵绵滋润着万物,春天总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无限的想象。
现在,...
图片详情:
![]() Tags:三年级,语文,下册,16课,宇宙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