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减负”

日期:2007-5-8 18:59 阅读: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引发不少恶性事故。针对这些问题,“减负”已成为校园内外、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社会热门话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努力构建‘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育人新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减负”,做到“减负”、“保质”两不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则是我们教改的侧重点。

一、 课堂教学中“减负”的实施和意义

“减负”的全称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不必要的过重负担,并非把学生必要的学习负担也统统减掉。“减负”的实质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单一的书本教学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减负”实质就是“高效率”------教师用更少的时间换取更高的教学效率。要改革那些“注入式”、“填鸭式”、“多讲多练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改变课堂教学“高消耗、低效率”,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通过“减负”,把天真、活泼、快乐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自主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 课堂教学中“减负”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课前,教师要先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备教材要从宏观上加以把握,也要从微观上加以深透。比如有的语文老师常是拿来课本,看一篇讲一篇,所谓是“剥萝卜吃萝卜”,其实这是不对的。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他总是把全册课本先通揽一遍,有个总体的把握,然后再去考虑每个单元的重点及单元间地联系,而每个单元都会有内在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力求吃透课本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因为这是它的精华所在,可惜我们许多教师恰却在这方面忽视了。对于每篇教学内容,我们又应从微观上去吃透,然后选择教学的取舍,而不必面面俱到。

2.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

教师充分钻研了教材,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教好学生,还必须研究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知识基础也不尽一样。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甚至把自己所知的都“倒”了出来,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跟教师的不一样,教师能理解接受的,学生未必能理解,或者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理解的,理解能力差的或一般的学生也不能理解。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能明确教师的思路,能理解教师讲什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研究学生,是“减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3. 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

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然教学不是打仗,但也有类似的特点。作为教师只有对自己、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并采取对应性的策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专长,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发挥优势。当然,如果教师在某个方面有明显的缺憾而又会影响教学效果时,那作为教师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想方设法去弥补,去提高。比如作为语文老师朗读不行,写字不行等都是明显的缺憾,那么像这样的语文老师绝不能听之任之,无动于衷了。

3.教师应做到精讲、精练

(1)“精讲”是把主要问题讲得精,不要把精华的主要地方减掉。要做到“精讲”,一定要抓住能统摄全篇的“纲”,这个“纲”,是凝聚教材和师生感情的纽带,它支配着课堂各种训练的安排,制约着教师的课堂设计。例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我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统挈全篇。“亲人”本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没有这种关系,但中朝人民一起战斗,生死与共,这种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远远超过了骨肉至亲的情谊。要达到“精讲”就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在达到“精讲”的同时,进行“精练”。练是为了巩固加深学到的知识,便于学生掌握规律,逐步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但在“减负”中如何进行“精练”呢?a.现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堂用书太多是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学生的作业量应有一个合适的尺度,我们知道无所失,就无所得,课堂上的面面具到,反而收益不大,我们教每一课书都要强化逐一落实课后作业题的意识,让学生能扎扎实实地完成课后作业题,也就是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最好的目标检测了。b.结合学生实际,针对学生薄弱环节,适量地补充一些作业题。减少无效或低效作业,特别是一些纯粹机械性的抄写要减少,一些复性的作业要坚决取缔,对不同的学生应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抓住重点,把力量放在刀刃上,做到“精练”就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抓纲务本,结合学生、教师的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精讲”“精练”使课堂得到“减负”又能达到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如何做到真正“减负“》发榜于2004年12月20日。

3.《新世纪教师素养》


Tags:何在,课堂教学,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