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科学复习

日期:2012-2-21 09:20 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中考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各种理念。笔者多年来一直任教毕业班,为此谈谈本人在指导学生科学迎考复习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第一、 认真研读新课标,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引复习,可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如果认真研读新课标五级要求(这是各地命题的主要依据)的语言技能分级描述,教者从中领悟到中考命题的能级要求,并以此来指导我们复习过程中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①只有教者对语言技能要求熟记于心的时候,在复习迎考的教学中,才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考试;并且教者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攻克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难点,从而减轻学生应试过程中的畏惧心理。
        例如:五级要求中“听”的技能里的第3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迎考训练中,有目的地命制一些这类题,并向学生解释清楚,如果在中考中遇到这类题,经过有针对性训练的学生肯定会比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考生要好一些。 
        ②教者如果对语言技能要求进行认真研读的时候,将有助于教者在最后宝贵的复习迎考的时间里,精选训练材料,从而最大限度的让你的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提高训练的效果。
        例如:“听”的技能里的第4点:“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通过对该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我们可以知道中考听力中的短文往往是记叙文,而且带有故事情节。同时,我们还可以判断该短文中出现的试题中最难的可能就是属于对文章整体理解类的试题了。 如果教师知道这个要求,在选择训练材料时,加以判断和选择,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训练题,而不是实行全面的“拿来主义”。 
        ③教者如果熟悉语言技能要求时,还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解题训练,并形成规范、高效的解题技法。
        例如:在“写”的技能里的第3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众所周知,不少学生在平时写作时,由于不使用连词,使所写的短文让人读起来往往感觉很晦涩、不流畅,而且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常见。如果教者对这一要求很清楚的话,在平时的训练稍加点拨,就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也可以避免在中考中丢失宝贵的分数。  
        ④教者在充分了解语言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学习策略,进而为决胜中考打好基础。 
        例如: 在“读” 的技能里的第5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教者如果在平时将该技能的要求渗透到教学中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而科学的阅读策略,可以大面积的提高阅读解题的速度和能力。特别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应用性的阅读试题,这类试题的生词往往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特别大。我在平时的教学时,往往引导学生就这类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和他们一起探讨出 “略读材料,预测主旨”→“阅读试题,找出问题” →“带着问题,寻找依据”的解题策略。 
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从源头上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那么取胜中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件了。第二、全面学习并用好《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来调控复习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保证复习的针对性
        如果把新课标五级中语言知识目标描述比喻成一座大楼的蓝图的话,那么各地的《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则是建成该大楼的每一块基石。也就是说《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是新课标五级中的语言知识目标具体的描述与体现。我原来在使用《中考说明》时,基本上就是看一下试卷的结构,很少看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特别注重是后面的试题,要求学生进行认真地去做,我也认真地去讲。学生认真做题,老师认真讲解,这本身都没有错。但是,如果忽略前面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而一味地做题,可能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因为,课改以后中考命题的依据已不是教材,而是《课程标准》,特别是具体化的《考试说明》。   
        由此,面对今年的《中考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充分用好《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
        ①对照《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 来确定复习的广度,保证复习的完整性。
        众所周知,英语的测试已由知识的检查转向能力的检测。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那种只考能力不考知识的题型是不存在的。其实对知识的考查依然贯穿着英语测试的始终,只不过这种知识是学生经过三年积累的、系统化的“活知识”而已。因此,无论中考的测试目标是知识点的检测,还是能力的考查,为了搞好中考复习,我们都应当从基础抓起,依纲据本,全面撒网,纵向搜索,查漏补缺。有经验的教者都知道,中考复习迎考时要全面,不能留下复习的“死角”。如果教者根据《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来制定复习计划,这是一种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来保证复习计划的完整性。而且,也只有计划的完整性才能达到通过系统复习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效果,这也才是复习的根本目的所在。
        ②对照《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 来确定复习的深度, 保证复习的针对性。
        在复习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复习效果不好,究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不切合学生的实际而一味地加深、加难来进行拓展。具体表现在:一是随意延伸词汇用法,二是盲目拓展语法知识,三是没有考虑语言的真实性,单纯强调语法,人为制造语法难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者可以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对某一语法点拓展的深度。例如,教被动语态时,最好要把被动语态在八大时态中的表现形式都要引导学生学会。因为,通过语态的学习,可以系统地把八大时态有机地进行复习,可以达到以旧带新,以新促旧。但是,我们在组织复习的时候,由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时,复习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在引导学生进行2010年复习时,对照《盐城市中考说明?英语》中的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发现被动语态在中考中只考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及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我在迎考复习时,侧重这几个要点来复习该知识点。至于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放弃,来提高复习的效率。
        当然,备战任何一种考试,最重要的都是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如果没有“双基”作为基础,所有的解题技巧都是“空中楼阁”。最后,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复习迎考的策略:迎考前,精心选择一些试题,进行专项的训练是短期内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专项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讲评试题,使尖子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大有提高;学困生豁然开朗,有所收获。分析时切勿就题论题,要"借题发挥"。讲解时重在讲思路,方法;讲试题的转化、变形、延伸、重组、讲试题的巧妙设计,使学生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对试题进行分析、审视。使学生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众所周知,在复习阶段,学生的语言知识不足由精讲弥补,精讲不足由测试弥补,测试不足由讲评弥补,讲评不足由矫正错误弥补。环环相扣,叠加复习,从而达到向预习要底数,向讲课要水平,向测试要成绩,向反馈要信息,向评卷要效益,向再练要进步,向中考要成效。

Tags:浅谈,新课程,课程,理念,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