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控制的积极策略

日期:2009-8-24 10:16 阅读:

    论文摘要: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采用一定的课堂控制策略是必要的。但高校的课堂教学控制与中小学不同,大班与小班教学的课堂控制也存在着差异。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控制的积极策略包括:优选的教学方法,精炼的教学艺术,良好的课堂控制技巧等。

  课堂教学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直接责任就是使学生社会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是完成这一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上存在分歧,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存在差异,以及师生人格与需要也存在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是必然的[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处在各种矛盾的中心。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承担领导责任,因此,他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化解矛盾,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课程控制的过程。化解矛盾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不同,消极的控制策略治标不治本,易产生消极的教育效果,而积极的控制策略更容易形成积极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大班课堂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所谓课堂控制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组织和控制,使其围绕着有利于接受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方向运转,极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的操作活动。所谓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控制策略就是在大学里给超过100名学生的教学班上课时,为取得教学目标的实现,所采取的化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方式或方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后,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和大量开设的公共课程,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课堂教学。但班容量的增加给教师上课时的课堂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面对大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诸如看课外书、聊天、玩弄手机、睡觉、迟到或早退等违纪现象,教师在处理时感到异常棘手。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而言,在上大班课时往往使课堂陷入混乱状态。当课堂失去必要的秩序时,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尽管高校的教育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任课教师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与课程提供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并讨论课堂控制问题对提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大班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二、大班与小班教学在课堂控制上的差异

  本文强调大班课堂教学的控制策略,是因为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小班课在课堂控制上更容易,教师在上课时不会被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因素所干扰,而大班教学就不同。大班教学学生多,发生各种意外的可能就会多,干扰教学正常进行的因素就多,课堂控制的难度必然增大。在小班上课时教师权威的自然影响力比大班大,在小班里只要教师在场,即使教师不采取什么具体的控制措施,就能给学生一种威慑力,因为在一个小的空间里学生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在小班上课时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不存在死角,控制起来比较容易,教师的眼神可以分配给几乎每一个学生,而在100~200人的大班里,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坐在后面的学生有一种天高皇帝远的感觉,因此,尽管知道教师的存在,他们也不在乎。大班教学时教师确实存在着鞭长莫及的现象,教师很难做到即关注教学内容又关注违纪的学生,并随时采取合理的课堂控制策略。此外,在小班教学中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从而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而在大班,尤其是在高校混合编班的选修课不是固定班级,做到对学生的了解并因材施教很困难。

  三、高校课堂控制与中小学课堂控制的差异

  必须指出,高校的课堂控制与中小学具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教师试图采用中小学里的课堂控制方法,其结果必然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在中小学,教师经常采用体罚等消极的课堂控制方式,尽管这些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及价值观念都将造成负面的影响,但在体罚方式运用时可以起到对学生的控制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课堂秩序。但体罚却绝对不能运用于高校的课堂控制,因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抗拒权威的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采用体罚恐怕立刻就会引起强烈的对抗行为,并且得不到舆论的支持,难以实现课堂控制的目的。从总体上说,小学阶段的课堂控制主要建立在教师的社会权威上,教师对学生具有较多的处置权,学生一般选择对教师的顺从。中学阶段的课堂控制建立在教师与家长的双重权威上,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权威,另一方面教师权威还来自于家长的授权,即当学生因为违纪受到教师惩罚时,家长是站在教师一方的。到了大学阶段,教师的社会性权威大大减弱。由于远离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已很小,此时的课堂控制主要依靠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教师的教学艺术及控制策略。

  四、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控制的积极策略

  要想提高大班课堂教学的质量,除了要有精彩的内容,采用一些积极的课堂控制策略十分重要。

  (一)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课堂控制的实现

  无疑,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班教学的效果。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关键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要能实现这个目的就是优化的方法,就是成功的教学。目前的大班教学是“成也讲授式,败也讲授式”。讲授式如果用活了,教学就精彩,效果就好,如果不谙此道,讲授式就是满堂灌、一言堂。尽管大班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除了讲授式以外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种“问题教学法”。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对上一次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回顾,主要以问答式进行。第二步,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把疑问和自己的见解写下来,以备课上发言。第三步,问答与质疑。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互相问答和辩论。第四步,教师综述。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发言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第五步,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教师一言堂式的讲授式教学,满足了学生参与课上教学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二)课堂控制离不开精湛的教学艺术

  1.大班课堂教学的口语表达

  教师生动的语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口语是一项能够作用于学生情绪的技能,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教师不具备这些技能是不可思议的。教师的课堂言语应该是用词准确、容易理解、简洁、富有逻辑性,切忌含糊其辞、烦琐混乱、拖泥带水。讲课用语应该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情趣横生,饱含情感,富有感染力,切忌平铺直叙、呆板生硬、贫乏浅薄。语音语调应该抑扬顿挫、口语表达与身体语言互相配合,协调一致[2]。研究发现,就目前的大班教学来说能言善讲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成功至少表现在课堂秩序良好,学生能被教师的讲解所吸引。

 

 2.课堂教学高潮的控制与运用

  尽管从整体上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趣的,特别是一些严肃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往往对那些缺乏必要知识准备的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即便是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内容,如果长时间讲下来也难免让人产生疲劳感。这里就涉及到如何有意识、有目的地调节课堂的进度和节奏,如何适时地在讲课时插进一些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注意力的内容,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每堂课都应该有一两个教学高潮,当教学高潮出现时能引起绝大部分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为此或报以热烈的掌声,或报以由衷的微笑,或报以全神贯注的倾听。只有这样,教学才富有活力,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

  能够引发教学高潮的内容就像说评书的扣子,应在备课时就准备好,在运用时即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自然进展,将其引入,也可以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其提前或错后。开始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中间用可以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气氛,重新组织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下课前用,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到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可以形成教学高潮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教学高潮来源于你最了解的内容,来自你最熟悉的内容,来自你准备最充分的部分。在讲那些连你自己都一知半解的内容时,绝对形不成教学高潮。你也不可能用那些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内容去打动别人。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对教学高潮的运用缺乏自觉意识,一些本来很生动有趣的内容并没有被充分利用,结果使整个教学沉闷乏味。这种课教学效果不可能理想。

  3.大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大班教学中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参与课上教学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课上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方式。即在每一次课里将有多少学生以何种方式参与教学互动。它需要一个合适的比例,研究发现参与课上互动学生的比例原则上不能低于25%,即每次课有25%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课上师生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全体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如果低于这个比例,学生参与课上教学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3]。那么在大班教学中让足够多的学生参与课上教学的时间从哪里来,只能靠教师少讲精讲,把教师讲课的时间节省下来。由于大班容量难以做到每一次课都保持合适的互动频率,所有大班教学还是以讲授式为主。就目前而言,实现大班教学师生互动的手段仍然比较缺乏,比如讨论式就很难开展,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很少。

  (三)大班教学的课堂控制技巧

  1.充分运用身体语言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坐着或站着不动,只靠声音传递信息,缺乏视觉上的有效刺激。时间久了学生就容易降低注意力,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身体语言,比如走动、挥手、点头、微笑等动作,即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走下讲台也是有效控制课堂的方法之一。上课时并不一定非要站在讲台上讲,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讲。特别是对那些自己熟悉的内容,走到学生中间去讲,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还可以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在教室里缓慢地走动,既有利于课堂信息反馈,又便于维持课堂秩序。

  2.让学生记笔记可以快速地控制局面

  当发现学生听课疲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往笔记本上记一个概念或一段重要内容,这种方法可以使课堂局面迅速地安静下来并得到控制。课堂提问也是大班教学可用于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改变教学的进程,缓解听讲的疲劳,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教师有机会“关照”那些违纪的学生。

  3.运用沉默,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长时间的讲授,易造成听觉疲劳,教师的讲课声成了学生走思、做小动作,甚至窃窃私语的背景音,已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突然沉默不语,反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4.确立自己的课堂控制模式

  课堂秩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对待违纪的行为模式,尤其与教师处理课堂教学中第一次违纪行为的方式有直接关系。为了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应与学生达成相互默契的课堂行为准则。

Tags: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