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走进新观念,走进新课程》

日期:2012-6-7 14:57 阅读:

《走进新观念,走进新课程》

…… 深入开展教学领域的各种改革,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真正落在实处

山东省中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初中英语)心得体会

 

    听了陈佩瑞研究员的精彩报告,了解了当前我省的教改形式、教改前沿领域广泛传播的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实施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的要求,收获很大,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以指导今后教学。

一、              当前山东省教改形势

     当前我省教改形势:成绩很大,问题不少,任务艰巨,仍需努力。

   (一)我省教改可喜的方面(6

    1.素质教育由20世纪90年代朦胧教育理念的倡导和学术探讨成为比较清晰和完善的

教育理念。十几年艰难实践初步摸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上升到党和国家的决策。

2.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合作教育、尝试教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研究性学习等一大批新的教育理念广泛传播和实验,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促进了各方人士特别教育工作者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的转变,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

3.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各项教学改革有理念到实践,由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由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由单纯减负到课程教材改革,,由教学改革到考试制度改革,由局部区域推进到全省范围内进行整体推进,成为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种主流化趋势,预示着教育改革的方向。

4.中小学课程改革以使用新教材为标志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旧教材的最大弊端是重知识轻能力,中形式轻内容,忽视了人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中小学新教材对旧教材体系有了很大突破,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和关注人的发展为重点,构建课程和教材体系,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的关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

5.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中心,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内在需求,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多项教改实验,在实验中锻炼壮大了教育科研队伍,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是我省教育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6.一大批致力于教学改革的著名专家来我省推广经验,推广各种教学法:尝试教学、发现教学法、异步教学法、张思中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很强强的操作性,推动了我省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我省教改存在的问题

1.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落后,传统观念、思维定势、

习惯势力太多,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观念不先进。

2.山东省缺乏完整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整体改革。

3.山东省教育大省、人口大省,缺乏名校、名家和大家。

4.各级宏观决策领域同微观管理和决策之间存在着厚厚的隔离带。

5.面对国家中小学课程教材的重大调整和高考3+X的推行,中小学难以适应,陷入巨大

困惑。老办法不灵了,新办法找不到,出现了好多教育改革的盲点和误区,急需指点迷津。

二、              当今山东省教改前沿领域广泛传播应用的教学理念

1.探究教学论

基本要点: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探究

为切入电组织教学活动,教材仅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一种依据,教师不能单纯教教材,而应当教材为我教。教师应当是教材的鉴赏者和探索着,学生是教师的探求伙伴,合作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育生态理论

基本要点:学校和课堂应当是一种生态环境,学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人欲、有理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教师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

提出: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把班机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研究性学习理论

基本要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本质(主要做法):

   1)让学生亲自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人品质。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以学生参与研究过程为基本形式。

4.合作学习理论

基本要点:

   1)每个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都有各自不同的潜能,这种差异应该得到承认,不同潜能应该得到充分发挥。

   2)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

   3)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乡长,共同达到和谐。

   4)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的个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合作对象 :(1)师师合作   2)师生合作    3)生生合作

 合作过程:(1)全员合作    2)全程合作

5.多元智力理论

   1)语言智力  2)节奏智力  3)数理智力  4)空间智力  5)身体运动智力

   6)自我反省智力        7)人际交往智力   8)自然智力  9)生存智力

三、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新在哪里?

(1)新课程设计的改革目标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

趣、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新课程设置基本格局以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开发智力为中心,通过创新课程标准,编制新教材、实施新教学策略、使学生或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在心课程实施策略设计中特别强调研究行学习,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行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和性的合作的过程。

4)在课程设置上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彻底打破了多年来小学和初中之间的分割和不衔接,有利于在我国实施最基本的国民素质教育。小学以综合为主、初中以综合与分科为主、高中以分科为主

5)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大胆进行整合(课程整合、内容整合)

6)在整个教学中强化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工具科,以及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力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7)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8)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留出较大的余地鼓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搬出各自的特色。

9)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0)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

2.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1)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参与教材使用  3)转变教学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观念和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  5)指导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信息。

6)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用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全面评价学生。

四、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1)素质教育是哟中心的教育理念。

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新的增长点。

3)新课程是支撑创新教育的框架与载体。

五、 实施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1.更新观念。

2.优化教学目标。(“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备人生”)

  (1)铸造一个灵魂 :中华魂     

  (2)两种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3)三种能力:学习能力、时间能力、创新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激趣、求异、探法、迁移”

六、 对教师的要求

五做五不做

1.不做只有一桶水的教师,要做有长流水的教师。

2.不做蜡烛,要做火炬与灯塔。

3.不做春蚕,要做叱差风云的蛟龙。

4.不做泥土,要做出墙的红杏。

5.不做人梯,要做火箭和飞船。 

Tags:走进新观念,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