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新课程教学模式刍议

日期:2011-9-17 17:07 阅读: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刍议

            新市镇二坪小学 何昌贵

内容提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即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新课程课堂教学四环节、新课程四环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方面阐述了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用以指导新教师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   教学模式   建构

新课程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乐观 自信、会玩、会学、会生活的人,而学生的主要活动地方是学校,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平台是课堂教学。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某一个方面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作了很多实践和研究。部分一线的教师往往只看到优秀教师某个课堂中的一个或几个亮点。认为新课程教学就是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就是要热闹,就是要有活动。不注重课堂实效还常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无效教学的借口。笔者根据从教来参加各类培训、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和反思,认为新课程应该与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有一定模式并且能够实现新课各教学目标。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更高更严,课堂教学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1、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和完成课堂中的所有活动。教师是学生中的一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启发、引导和解答学生疑难的作用。

2、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合作伙伴,教师与学生没有共同参与和学习的课堂不是一个好课堂。假如教师在教学,而学生没有参与,或者学生在下面自学,而教师在讲自己的课,出现教师与学生各干其事的现象,这就没有体现师生合作教学,不符合课改的授课要求。

3、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并且提倡师生共同的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课堂生成内容。任何一种师生不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都不符合课改的授课要求。

总的来说,授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要求突出"探究式""合作式""组合式"等教学特点。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去学习、探究。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20世纪初,我国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后,采用赫尔巴特四段论教学法模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借鉴苏联教育理论和经验,基本运用凯洛夫以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为教育目标的五环节教学法模式。这一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传授式教学。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系统讲授知识的过程贯穿传统模式的始终,学生对所学内容从感知、理解到巩固,都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教师完全控制课堂,掌握教学进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正面教育的作用。一个教师可以教授众多学生,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的信息。由于具有这样的优越性,讲授式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主要地位,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

由于许多教师在采用此模式教学时,没有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上课40分钟都是高密度的讲解,以识记知识为目的。既没有教师的启发性的提问,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提问的机会,容易走入了满堂灌的误区。这种模式表现为直接导致学生以记忆、练习为主的单一学习方法的产生,举手提问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合作学习的习惯得不到培养,创新精神受到严重的抑制,课堂缺乏生机,学习缺乏情趣,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

当前部分教师只看到传授式模式的局限性,一味主张“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一会儿是游戏,一会儿是合作讨论,看似热闹,无头无尾,一节课上到哪里下课哪里止步,人为割裂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却无实际效果,暗中被老师们称为“作秀”。考试时只有搞题海来提高成绩。明显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背离了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为了让新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定中有法”,笔者经过多样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认为新课程应该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一环节:情景导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学习和探究。情景应该包括模拟生活场景和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情景创设要紧扣教学内容,可音乐、可故事、可生活情景、可以是生动的图片影像情景。也可以是自然出现的问题情景。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课堂情景,寓教于乐,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情景创设不仅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才会开动脑筋,才愿意有意义动手、动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环节:合作探究,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开拓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先往往是把知识和观念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而现代课堂教学则主张知识和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合作的方法。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观念。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中探究环节:教师提出:我们已学过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在引导学生观察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数的,并思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新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最近发展区之间的问题,以实现知识迁移。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去想问题。本阶段,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在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初步完成新知内化过程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质规律,从而将对新知识的感性的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教师可结合新授的例题,引导学生根据割补后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快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学习新知识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
三环节:交流总结,激发思维亮点,归纳知识、方法和观念。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的思维碰撞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形成了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学生一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惑。

如某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1 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哪一次去鸟的天堂,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 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 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已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四环节:拓展延伸,拓宽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

比如某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悟环保环节的设计

师: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1:、这儿生态环境好。

生① 这儿环境幽美。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

 这儿气候温暧,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

 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列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出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四、新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

1、全面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是基础。

新课程要求教师只有认真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才会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质量观,做到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和人格,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理解了教材体系才知道每一知识点对于学生对于学生知识素养提高和能力、情感发展开的作用,也才能使用三维目标的实现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平台。

2、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细化的基础

新课程要求提供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情景,而这一情景的创造是建立在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准确在其中找到构建三维目标的教学素材,并将教学素材分解,来构建学生观念形成的阶梯。让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从中获得探究的方法,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进而迁移到社会生活实践中。

3、宽阔的知识面和精美的语言是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何构建探究式学习的环境,每位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有着不同的组建方式,但教师的知识必定影响教师构建教学环境的优劣。这对教师的知识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这时教师幽默而富有智慧且极具情感的语言必然会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乐学、会学。

参考资料:

1、新课程标准

2、《中外教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3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Tags:新课程,课程,教学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