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学生影响

日期:2009-7-13 11:15 阅读: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教师角色也随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定位。本文主要就切身经历,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新课程对学生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教师角色也随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定位。今年是盐城市实施苏科版物理新教材的第三年,我们有幸伴随一届学生从八年级学到九年级,从学习、实践到适应,体会并见证了物理新教材学校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就切身经历,谈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一)由重“苦干”向重“巧干”转变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传统教学要求教师“苦干”,忽视科学的“巧干”。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个知识点,教师可能要精心地为学生设计若干个不同花样的题型,让学生去做、去练。这样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而教师则没日没夜地批改作业和试卷。这样形成了教师“争分夺秒”,学生“起早贪黑”的局面。教师经常埋怨工作太“辛苦”,而学生却深感学习很“疲惫”。而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呢?

  首先,教师的头脑中要有新课程理念,做到心中有教学大纲。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认真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情境。

  其次,要研究新课程的教材,做到脑中有本。新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教学过程以活动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方式,要求教师不但要讲解,而且要示范,学生不仅要听讲,而且还要动脑想、动手做,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真正实现了学生为认识主体的教学要求。

  最后,还要研究所教的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教师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和教育学生(一般是未成年人),要“平视”学生,以“学生的生活”来开发学生的智慧。事实上,过多的作业只能能磨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磨灭学生的锐气和热情。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呆的时间越长,就越来越漠视纪律约束,反应就越来越迟滞。老师就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组织教学,花更多的时间寻找花花绿绿的东西来刺激学生的感观,从而导致又一轮恶性循环——学生倦怠萎靡,无精打采,对学习越来越肤浅,越来越不能沉浸在字里行间。

  (二)由重 “教”的表演向 “学”的指导转变

  传统教学是教在前,学在后。上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听到教师的、少数优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行为的演示,教学只是教师的课堂控制和个人的表现。如过去课堂评价注重语言的流利、板书的整洁、举止的大方、时间的控制等。使教学过程成教师单方面的表演过程。学生成了“观众”和“配角”,课堂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活动。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现象十分严重。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学习主动性逐渐丧失。这种以“教”代“学”的教学,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而新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这个过程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是组织者、促进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程度、水平和互动方式、成效。新课堂的活动化和探索性,使课堂的重点由“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要表现者。

  (三)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做。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教师是控制者,处于居高临下地位,这种教学关系使师生之间不能进行平行平等的交流、沟通。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可能成为合理的学习过程。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是造成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而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与学生“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创造出新的智慧来。

  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已慢慢转化为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具有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

  (四)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一个真正有远见的教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模仿某一种权威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纳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教学方法最忌“千人一面,百课一法”。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树立特色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没有个性,学生难以得到个性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面因循守旧,不敢大胆改革教学,放不开手脚,教学没有个性,常常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强调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学生被严密控制在教师自身掌握的智能结构之内,被考试所束缚,这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

 

 教学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上。当前多数教师是“教教材”,而新课程体现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这是因为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教学就是要使课本上知识“活”起来。故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

  其次,教学创造性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每种教法各有利弊,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编排、加工、博采众长,创造性地运用,切忌模式化。教师要当好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再次,教学创造性还体现在个性教学风格上。优秀教师的教学魅力就是来自于自身的创造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还要善于学习、积累、总结,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教师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就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实现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走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

  二、新课程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

  传统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灌输知识的“水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不够,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服务理念,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有个性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主人。使学生既可掌握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更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教育更具人性化,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物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人的发展转变就是以活动带动知识的学习的技能的培养,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物理技能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施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真正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使用物理新教材过程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一方面,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声现象”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聆听各种声音,然后让学生运用手边材料制造出不同声音,体会声音的产生原因,辨别声音的特征,体会声音的传播,继而讨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整节课自然而亲切,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交流和讨论时,学生们的回答让我们大开眼界,有些回答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使我们不得不感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生丰富的知识面和不断的创新、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有机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新教材将社会热点事件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物理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非典”、三峡水电站、“神舟”飞船、磁悬浮列车、纳米技术、“温室效应”、“热岛现象”、光污染、核能开发、超导及现代通信等社会热点问题在物理课堂中的出现,符合初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还能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三、新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物理新教材要求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增强,同时为他们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了可能。这不仅仅是探究科学问题的需要,也是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需要。

  总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但绝非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均衡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实现的。新课改提倡张扬个性,注重差异性教学。而现行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教学时表现为:集体备课为一种模式,上课用同种教案,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同一标准,客观上抹杀了学生之间、学生不同层面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使学生“千人一面”,这种教育违背了因材施教教育规律,脱离了学生实际,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对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目前,在新课改还没有全面到位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还主要是考试的成绩(分数),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应该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千万不能只从考试成绩的高低上评价。

Tags:浅谈,新课程,课程,教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