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日期:2011-12-2 08:27 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宽带的日益普及,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其普及网络知识、拓宽视野、网上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使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更容易受到不健康网络信息的侵蚀,更容易沉湎网络而无法自拔,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有效监管,会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中学生能够健康得上网和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已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这几年来遇到的关于中学生上网的问题和自己相应的思考,以及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上网率达64﹪,喜欢上网的达52﹪。随着网吧的普及,中学生网民数量还在迅速膨胀。为什么中学生如此痴迷网络哪?

首先,中学生有追求新奇和幻想的心理倾向,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求欲。网络具有信息全、交流便利和虚拟性等特点,极大地激发了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一些平时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在网络里却可以任性而为。

其次,中学时期作为学生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最渴望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同,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与父母间交流也不多,导致学生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苦恼状态,其内心的精神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网络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宣泄的渠道,在这里他们能与同龄人交流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和苦闷,因而痴迷网络不能自拔。

第三,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成熟时期,由于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的忌讳,导致他们对性普遍有神秘感。而现在网络管理不规范,黄色网站泛滥,不良信息很多,中学生在不成熟的性心理的驱使下,更容易受诱惑而沉湎其中。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对身边的事物缺乏鉴别的能力,还无法摆脱网络的不良影响。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1、妨碍中学生诚信品质的确立。遨游网络的人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藏自己的信息。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此为乐。

2 妨碍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网上人际交际是封闭的,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的交流,因而交流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便于机智、幽默地回应对方,容易与对方保持良好关系。但这种交际,是冰冷的,中学生一旦下线离开电脑,就很难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当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获得的快乐比在现实中多时,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交往,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现实世界。

3 影响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情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由于这一话题的敏感性,人们在现实社会很少公开谈及,但是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发布渠道,一些色情网站的不良信息,对处于性萌动期的中学生的吸引力和腐蚀性极大,不少中学生由此走向心理崩溃的边缘。

4 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网络上的暴力游戏,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沉迷其间,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首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学校必须认清网络在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能因网络的消极影响而让学生“与网隔绝”,应告诉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和网络,帮助他们学会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引导学生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用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而不是沉迷游戏、聊天。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及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懂得选择信息、整合信息,让网络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教师和家长要尊重中学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他们的精神关怀,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以此消除与学生的隔阂,满足他们对精神关爱的需求。此外,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竞赛、游戏,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要让网络成了他们的唯一朋友。

第三,对中学生进行正常的性知识教育,以消除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恼。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及时开设正式的性知识教育课,使中学生对性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消除其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只要正确面分析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再是一个大问题。

Tags:浅谈,网络,环境,中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