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日期:2011-11-7 09:46 阅读:

  2010年某报纸报道一名初三学生因忍受不了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另一篇报道某中学两名中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199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联合夏令营内蒙古自治区之行,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这些材料触目惊心,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事实证明,青少年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应有的努力。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笔者认为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内容特点等决定了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素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备课中细心挖掘,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课时,导入新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曲词激昂、感人,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深思当中,我借机问:这首歌向我们表达了什么意思?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们思考之后,积极发言,情感得到触发,并在小组交流中得到共鸣。我趁机适时加以引导:人生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困难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它,勇敢地面对它,不妥协,不放弃,一定会成功。这里既导入了新课,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细品初中思想品德的每一课,我们都会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二、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空间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鼓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知识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有关研究表明,教学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我创设了情景小品“盲目攀比要不得”,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品的最终结局是攀比者损了钞票,丢了学业。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在讨论中感悟,素质得到了提升。
  
  三、在教学方法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合理运用。如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1.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品德课教学伴随的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具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能把握学生的情感特征,与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沟通。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情感,就会产生心理呼应,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2.恰当地运用暗示教学法。暗示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教师,肯定会对学生在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情绪感染法,就是教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教师良好的教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饱满的情绪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
  3.加强直观教学。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这些情感又能起到烘托情境的作用。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幻灯、影视等教学手段,将不能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出来,通过这种特定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要心理化。探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教师要结合自身所教学科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深入。

Tags: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