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试论老子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初探

日期:2011-8-26 17:20 阅读: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心理保健,对老子《道德经》的精髓“道法自然”进行现代阐释,探索符合当代国人的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文章主要探索了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原则,方法及研究意义。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的基本原则是“无为”、“不争”、“守弱”,由此延伸出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基本方法“致虚守静”,“抱一”。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适合中国人内道外儒的民族性格,还能使个体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 
  ? 
  论文关键词:老子;道法自然;心理保健 
    
  1 引言? 
   
  在当代社会,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生活日益纷繁复杂,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心理冲突日趋激烈,心理健康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道德经》自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道法自然”——“无为”、“不争”、“守弱”等对自身心理问题或负面情结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可谓世界上最早注重心理保健的作品。《道德经》微言大义,字字矶珠,它所提倡的道法自然的生活理念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从心理保健的角度对“道法自然”进行现代诠释,以求得适合当代国人的心理保健观。? 
   
  2 道法自然的涵义?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全部思想的精髓所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现代人所说的物质意义上的“大自然”,而是就其自然性而言,强调事物的本性。道是宇宙万物(包括天地人)运行的基本法则,它的本性就是自然。? 
  就道本身而言,它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而言,这种关系是自然而然的,所谓“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厚,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就天地而言,天地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所谓“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就人而言,人的生存也是自然而然的,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在《道德经》看来,人对世间万物只能“辅”而不能主观地“为”,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人要按自然的原则行事而不能有所违背。? 
  老子相信人的本性是自然纯朴无邪的。外物或世俗陈规都会扭曲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失去本真状态,导致人产生严重的焦虑与不安,并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可以说,当代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都是这种贪欲与巧智对人的异化所造成的。比如焦虑症,它是由紧张,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再如忧郁症,它是一种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等等。仁义礼法等外在规范不仅会泯灭人的质朴本性,更会造成市侩行为和道德虚伪现象,“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因此老子主张 “复归于朴”。作为一种心理保健观,“道法自然”是指要顺应其淳朴自然本性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使得主客观世界保持一致,各种心理活动具有内在统一性,人格结构具有稳定性。总之,“道法自然”不仅能保持个体身心和谐,与外部世界有机统一,更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基于对人性的高度信赖以及对西方心理学界将人当成“物”来研究等弊病的深刻反思,人本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吸收了“道法自然”的原则创立了一种当前应用极为广泛且富有成效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卡尔•罗杰斯认为人的基本本性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赖的,每个活着的机体都有成长、发展、实现其全部潜能的倾向,并总是积极地朝向一种更复杂、更完善的发展方向前进。不同于西方其他心理学家那样为来访者设定目标,制定程序并引导他们朝目标方向发展,他采用“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方法创造一种促进当事人成长改变的可界定氛围,引导当事人不断内省体验其质朴本性并逐渐尝试在人格和行为上做出积极改变,使治疗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换言之,引导当事人回归本性的自我探索可以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卡尔•罗杰斯对“道法自然”原则的精湛运用,无疑证明了“道法自然”的玄妙精深。? 
   
  3 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道法自然”具体落实到心理保健的实际活动中,就是要“无为”、“不争”、“守弱”。 
  3.1 无为? 
  在《道德经》中,“无为”一词共出现了十二次,如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十八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等等。这些“无为”都可以从顺应自然的立场来说,其基本意义可以理解成不妄为:顺其本性,不依个人意愿妄为。不妄为则回归事物质朴本性,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这样个体就能避免无谓的心理纷争,保持心理健康;妄为则违背事物的本性,往往个体越是想有所作为,就越会被某事物所牵制,不能自已以致在心理活动上失去自控能力而处于失衡状态,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故“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万物众生平等,都尊道贵德,惟道是从,“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所以圣人按每件事物的本性规律来办事,而不是凭个人意愿强行作为。正因为“不为”即“不违”,符合大道规律,故能节节顺通,以致“无为而无不为”。而当下的人们过于执着于“有”强调“有为”,从而生起贪婪之心,作出妄为之举,这是有违自然之道的,也是极为有害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倘若人们顺应自然,对一切不抱过多的期望,不做非分之想,不苛求,以清净无为的态度处事,以自然无为的方式行事,把恬淡无味当作津津有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那就能够保持良好愉悦的心境而不自寻烦恼,就能够做出符合年龄特征的理智的心理行为,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
  3.2 不争? 
  根据道法自然的原则,老子既主张“无为”,也主张“不争”。在《道德经》里,“不争”一词共有八处,如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缮而善谋”,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等,这些“不争”与“无为”一样,都可以站在顺应自然的立场来说,其基本意义可以理解为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亦步亦趋,不依个人意愿强行作为,即可做则做,不可做则不做;不可这么做,那就那么做。不强为则天地万物都尊道贵德,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个体心理行为就能符合其年龄特征,故一切自然和谐无忧;强为则导致天地万物秩序发生混乱,引发个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如果个体的心理矛盾得不到有效缓解,就会最终导致心理疾病。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与老子“不争”是一致的。无论在什么情景下,都应当顺应自然,怡然自得,在不同的境遇下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 
  “不争”还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不与人争名夺利,恪守中道,顺应自然。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人际交往已经成为每个人所必须的生活内容和人生选择。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孤独和寂寞,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不争”就是教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宽容不苛、兼收并蓄的态度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发挥各自的优势,顺应自然,不强行作为,以便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3 守弱? 
  “无为”的价值手段如果能够一以贯之“不争”,那么就同样能够引动本初的能量,这种能量经过自然的积累逐步强大,故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在《道德经》中,“无为”、“不争”而又可归为“守弱”,其意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的定位。“柔弱”一词共有三处:第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第七十六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道德经》所谓的“柔弱处上”是动态意义上的,“柔弱”、“守弱”其实是战胜刚强的策略。老子认识到,事物的运动趋势是“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物壮则老”,这是“反者道之动”的必然结局。刚强与柔弱正是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在的刚强导致外在的柔弱,而内在的刚强实则事物柔弱质朴的本性。以小草为例,微风虽可摇其身,但纵飓风也难拔其根,这是刚强与柔弱的完美结合,柔弱胜刚强的完美体现。顺应本性,则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守弱”是在顺应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对外部世界的有效适应。在人与我的地位关系上,恪守不争,就能 “后其身而身先”,受到人的推崇和爱戴;在物与我的关系上,恪守无为,就能“外其身而身存”,以退为进有所作为。“守弱”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心理保健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外柔内刚,以柔克刚,才能“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 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方法? 
   
  4.1 致虚守静?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周而复始,最终都回到它们的出发点。它们的出发点即虚寂死亡,死亡就会重新获得生命。万物一起生长起来,只要做到虚静寡欲,坚持清静无为,就可以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情况。字面意义上,这是得道的方法,而后人更多的把它当成练功养生,修身养性的诀窍。那由此可以引申,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虚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诀窍。排除外界的一切思虑杂念,反观内照,就能通情达理,不为外物所累,就能消解困扰自我的心理问题。? 
  “虚”、“静”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是紧密联系的,与“满”、“动”是相对立的。当内心充满贪欲并为其蠢蠢欲动,有所作为时,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也伴随而来,心理疾病也由此产生了。因为当内心被欲望填满摇动时,就越易执迷纠缠某物,越易受它们摆布,从而导致在心理活动上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处于失衡状态。《道德经•第十二章》明确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提倡“为腹不为目”,否则“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 
  只有清心寡欲,停止对名利的追求,才能随化自然。但人总有七情六欲,故老子又提出“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因适当节制欲望,除去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保养身体蓄养精神,这样才能使身心健康,“载营魄抱一”(《道德经•第十章》),更能“几于道”,明白宇宙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物壮则老”的普遍规律。老子在第六十七章“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明确指出“俭”即“啬”,是人得以长久的三宝之一,只有清净节俭,有所约制,才能够扩展功业,有所作为。 老子守持“虚静”,主张“少私寡欲”,施行“去甚,去奢,去泰”外,还提倡人们要“知足”。“知足”一词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三次,其意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心态。如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即满足,是人们幸福的基点,如果不调整这个基点,那么人们的物质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这个基点只存在于精神世界中,而非物质生活中。因为无论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多么的优越,人们也只能在欲望的煎熬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知足”的积极心态,老子还提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面对熙熙攘攘的外界时,要涤除外界干扰,恪守清静无为不争守弱,持守虚静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适应任何环境并有足够的幸福感。? 
  4.2 抱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美好境界更是人们渴求的。如果说,虚静是一种无为不争的生活方式,那么“抱一”就是独特的心理保健门法。“虚静”的目的在于排除外界的一切思虑干扰,保持内心的清宁;而“抱一”的目的就是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有所作为,有所追求。? 
  “抱一”一词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两次,如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其意义均可理解为:清净人心,直至“全然”“无我”的虚空境界,即与道一致。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阐述了如何入道,达到全然的境界,实现身心和谐。“塞其兑,闭其门”是指收视反听,摆脱外界干扰,集中注意力;“挫其锐,解其分”意指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弱化自我意识的控制;“和气光,同其尘”指忘却自我,进入无私无虑的虚静状态,达到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冥合;而“玄同”,也就是入“众妙之门”,却入此门,不断地排除执着之心;所谓“玄之又玄”,就是要把一切修炼的意志也排除掉。这就是所谓的“抱一”,即与道一致,与自然协同。依照道来生活就是指生活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不与自然抗争;依照自然来生活就是与万物融合为一,而不需要努力。努力就意味着试着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些什么。依道,顺自然,就是“抱一”,不依个人意愿强行作为,而是清静无为,顺性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在物我两忘的情形下,顺性而为,专心致力于某事。? 
  一般而言,注意力分散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力下降等等也越严重。注意力品质的好坏是衡量意识水平高低的客观指标,意识水平是郭念峰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评估心理健康水平标准之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较高的意识水平,能让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并处于和谐状态,抱一守神能让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充满诱惑的外界,人们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可以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而又有所修为的逍遥境界,从而淡化自我,消解汲汲于私利私情而产生的诸多烦恼,从而保持身心健康,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 
   
  5 道法自然对当代国人心理保健的意义? 
   
  5.1 道法自然符合国人内道外儒的民族性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年的重重洗礼而传承至今,并积淀成中国人独有的民族性格——内道外儒。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主张儒家自强不息、积极有为、锐意进取、博施济众的入世人生态度,以天下为己任,以功业为目标;另一方面又提倡道家顺应自然、无为不争、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出世人生态度,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向往山林田园。他们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思想调节,入世而不庸俗,出世而不离群索居。即使在沦入困境时,他们仍然不否弃对人生的热烈追求。这种内道外儒的民族性格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持久底蕴,表现出极大的穿透力,不仅影响了历代封建士人的人生选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古代平民阶层所接受,促使他们以一种出世的精神境界去实践入世的理想抱负。? 
  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即从内道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塑造理想人格,如何保持个体身心与外界现实的和谐统一。它还告诉人们在努力超越现实,而又陷入对超越的无奈时,要产生一种未雨绸缪的心理调试功能,以便能及时地调试或改变生命的支点,要把随同是非得失而有的计较之心预先从心理上加以消解,以便更好地在现实中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 
  较于建立在西方民族性格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思想,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心理保健观则更能为中国人所接受并产生显著有效的成果。以人本主义为例。它虽借鉴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但是基于西方注重个体独立性的文化背景,它在心理健康中也就注重个体自我心理调试,潜能开发及自我实现。而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外儒内道,它在注重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同时,又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所以,人本主义较西方其他心理学思想更为中国人所接受,但也不完全为中国人所接受。相较之下,基于本土文化的道法自然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与可行性。? 
  5.2 道法自然利于个体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以及各种思潮涌现导致价值观多元化,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使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等。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各类心理疾病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心理疾病仍将排名第一。所以,积极预防和减少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是中国当前心理健康工作首要问题。探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民族性格的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显得更尤为重要。? 
  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提倡人们回归其原本的质朴本性,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不妄为强为,善于守弱,主张以宽容不苛、兼收并蓄的思想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个体能够道法自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地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就能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洒脱自在,始终不迷失自我,从而保证心理健康;如果不能以道法自然的态度应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难免会随波逐流直至无所适从,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让人们在担负社会历史责任,追求内在向上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一种宠辱不惊、超然豁达的心态,始终不失精神依托,这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的益处。? 
   
  6 结语? 
   
  通过对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大胆探索,发现只有以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应对客观现实,才能在社会中保持独立的自我,不人云亦云随波追流,才能以从容的姿态应对复杂的周遭变化,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在现实中更好的生存。

Tags:试论,老子,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