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让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阳光照耀下

日期:2013-3-14 20:28 阅读:

        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走路总是拣坑坑洼洼,弯来弯去的“曲线”走。而成人总是墨守成规,沿袭既定的规则走下去,这就是差异。正是因为我们老师拥有太多的“经验”和学生时代的“自我”,却往往忽视我们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学校教育  以人为本  爱心关注  个性发展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父母、老师、孩子结成三位一体对其进行引导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将会得到大大提高,其中面向学生,面对教育我想教师的教育思想或许会影响孩子一生,教师应当有“让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阳光下”的思想。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们发现近40%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情忧郁、痛苦。每每想到此种情形,我们作为教师就寝食难安,思考着教学如何改革。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决定深挖“校本资源”,而“校本”的主体集中表现在教师身上,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探讨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很有价值的,现将其实践体会归纳为三点,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活力的学生。我们坚信: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每一块木头都有用。只要我们睁大一只眼睛看优点,眯着一只眼睛看缺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对有缺陷,有过失、笨拙的学生,由于常遭冷落,性格孤僻,教师对他们深情一瞥和温柔的一笑,有时会彻底改变他们的一生。

       同时,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走路总是拣坑坑洼洼,弯来弯去的“曲线”走。而成人总是墨守成规,沿袭既定的规则走下去,这就是差异,正如学生与教师一样。正是因为我们教师拥有太多的“经验”和学生时代的“自我”,却往往忽视我们学生的个性,忘记他们是一个孩子,忘记他们天真烂漫、想像丰富、追求美好的一面。如果我们看到学生蓬勃向上的一面,就不会因课堂没趣而向学生发难,而会扪心自问:我是怎么教的?正是带着这种疑问,我们不断地调节心态,把微笑引入课堂,时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终于有了一些惊喜,学生习作接二连三地发表,喜讯如雪花一样飘来,全体师生都乐开了怀。学生郭用培在习作中写道;“读书就好比蜜蜂采蜜一般,不拘一格的博览群书”,形象地反映了同学们对文学的爱好;陈代艳同学调换座位时真实地写道:“我的选择就像蓝天恋着白云,却又想着太阳;就像大海恋着小鱼,却又想着海鸥;就像小草恋着绿树;却又想着红花一样”,生动再现了同学情深。试想,有了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学生,教师能不高兴吗?我想这就是学生的 长处,这就是学生个性风采的展现,这也算是我们教师从事教改探索的一点儿成果吧。

二、在教学中,以“爱”为主旋律

       心理学认为,爱是一种情感,是兴趣的高度发展,爱的情感对于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爱”通过教师的教育,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爱是教育是前提,缺乏爱的教育是缺乏科学性的教育。和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需要教师广泛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爱好,关心他们的生活,教师从心开始,用心对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会把老师当朋友,这样日久天长师生关系日益融洽,成绩自然有所提高。

        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爱学生的前提。对学生要有一颗体察入微的母亲般的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应当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经常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因为每一个学生家庭环境不同,性格千差万别,对每位同学的心理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教好每位同学。

       其次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尊心是青少年极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降低教育的成效。具体表现在尊重学生个性,不限于爱“才”而是做到爱“人”。同时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辱骂和体罚学生。

       再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以爱为基础,是一种对学生充满责任感的深沉的爱。

       几年来,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最好的一个班级,平均分提高了16.8分,该班仅3人不及格。这给我们语文组带来不小的鼓舞。过中之味,我想借用一段趣闻来揭示: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回忆到;有一次,他的老师李叔同上音乐课时,有个学生在下面看着闲书,另一个学生随地吐痰,李先生看在眼里,不动声色。下课后,他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亲切地对他们说:“下次上课请不要再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说毕,他微鞠一躬。两位学生满面通红,从此把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

       这或许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最形象的诠释。当学生有违规操作时,我们谨记李老的教诲。

三、改进教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导演,是主持人。教学节目的上演应当由学生这群主体来完成,但节目的质量却是“导演”价值的体现。“现场”的气氛却非你这个“主持人”调控莫属。因此教师的艺术就是利用教室这个平台,展示出你的“台前幕后”。“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台下就是“备课,备学生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充电,以积蓄一桶水,然后思考如何将这一桶水压缩为一杯水,传给学生。

       教师在“台上”作为“主持人”的语言必须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同时应当具备教学灵感,为学生提供思路、线索、启示和设想。作为“主持人”,还应具备应变能力,当学生的“表演”消极时,需要“主持人”调节气氛,让教学这个节目继续下去。

四、关爱学生,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很容易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关爱学生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就连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友爱的握手,轻轻拍一下肩膀,学生都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面对学生,消除学生的顾虑情绪。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形中就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刚接手一批学生,学生对老师比较生疏,所以往往用一种小心翼翼的眼神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每当这时,我总是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课余时间和他们交谈,活动时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同时,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记得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家里,爸爸总是惯着弟弟,常常对我大吼大叫,一点也不关心我,我恨他。”看了她的日记之后,我在她的日记后边写上这样的批语:“大人也有大人的烦恼,爱也有不同的方式,这或许是爸爸爱你的一种方式,试着跟爸爸谈一谈,我想他会改变的。”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的爸爸变了,他不再吼我了,他真是我的好爸爸。”我就在她的日记后面写上“祝贺你,愿你天天有个好心情”。从此,这个学生有什么事情,总喜欢在日记中和我交流。其他学生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也都喜欢通过日记的形式或利用网络形式把他们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会通过同样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指导、谈心。久而久之,我这个“大朋友”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就连生活中的小问题,他们也都主动与我“拉拉家常”,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包袱了,课堂教学氛围轻松愉快,连过去的学困生胆子也大了,举手的次数也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由此,让我懂得了教师既是教育者也应是学生的朋友,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启发学生,就会使师生都能进入其乐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我想,教师有这样的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课堂的形式会不断发展,教学资料会得到充实,学生的学习自然也会得到有效提高,这也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探究、合作精神。

        最后,我想我们地处山区,信息闭塞,但我们渴望进步,希望能够得到编辑部老师们的指导,让“教改前沿信息”在新农村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琐果。

Tags:每个,学生,活在,阳光,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