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析“以人为本”理论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日期:2009-3-17 10:12 阅读:
   [论文摘要] 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已经成为了党和国家一个重要政治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进而找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研究其规律性,提高其实效性。本文所指的以人为本,即是依据社会发展要求所作出的以人为价值取向的非排他性价值选择,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工作的方法、手段、规章、措施等都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自尊、安全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班主任对学生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班主任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所以,以人为本的理论运用于学生管理,要坚持:
  
  一、坚持以表扬为主,但不能弱化批评的作用
  批评与表扬都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以人为本,应提倡赏识教育,在作思想工作时,以表扬为主,多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在表扬时班主任要注意:(l)不断的变换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2)尽可能在公开场合进行;(3)态度要真诚,绝不能为表扬而表扬;(4)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受到不同程度的表扬。
  多表扬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相反,“严师出高徒”,学生作错了事,受到批评并改正,可以培养他们负责的态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有学生家长对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喜欢听表扬,希望老师多鼓励。其实,表扬与鼓励并不是时时都有用,对有些学生来说,批评更有效;表扬多了,表扬的作用就淡了;批评学生,只要选中时机,能起到和表扬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但批评学生要讲场合,讲时机,而且,批评学生之前要弄清楚问题的真相,切不可算总帐,株连到学生过去的错误。我们常说对待学生要“打一下,摸一下”,即在批评过后,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我们应及时给予表扬,以强化他们的改正行为。笔者班上有位男生,平时很是调皮,小则跟同学搞恶作剧,大则破坏公共财产,但有一次,学校大扫除,我安排他打扫厕所,一共有3个人,另外两个同学做了一会,不做了,他一个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后,特别在班会上表扬了他。后来,这个同学变得很是遵守班规,一直到毕业。试想,如果笔者没做适当的表扬和批评,能有这样的效果吗?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但不能一味迁就学生
  教育应该面向市场,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不应该完全市场化。有人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学生是上帝,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上帝满意”,学生确实是学校教育的消费者。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就愿意从教师那里获得信息。但中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在人格方面还需要塑造,他们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对自己还不能负全责。如果我们一味的迎合学生而不管他们的需要是否合理,这种方式可能能在短期内赢得学生的好感,却会怠误学生的一生。“宁愿让学生怨三年,也不能让学生骂一生。”学生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可能一时会有不满,但慢慢的他们就会理解的。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尊师之感,这种师生之间的密切情感,可以产生情感迁移,使受教育者从教育者那里得到成长和进步的动力,以利于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更多要求的时候,这种更多要求里也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 三、信任学生,但不是放任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充当“管家”“警察”与“保姆”的角色,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入杂务,疲惫不堪。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就要坚决不干;把一些具体的事务派下去,让学生自主管理完成。这并不是说让学生放任自流,班级的大事,还需要班主任来定夺,例如,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干部队伍等等。班主任应该管大放小,管主放次,这样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辨证统一的。教师信任学生,必然会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为了使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正确、简明、严格的要求。所谓“正确”是说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要求;所谓“简明”,是说易于被学生理解掌握、记忆和履行;所谓“严格”是指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松,不迁就姑息,注意防微杜渐。同时,班主任向学生提出要求要慎重考虑,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持贯彻到底,决不能朝令夕改,失去要求的教育意义。
  
  四、言传之外,更重身教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除了是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之外,还应当是学生道德行为的示范者。班主任的为人处世,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如果班主任与人为善,对人真诚,待人宽容,为人正直、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和态度为人处世。表率作用,就是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因为再好的语言,不过是过眼烟云,实际行动,才更具有感召力。身正为范,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负有教育训练的责任,需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应该自己做到,这样才是合理的。同时,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师生朝夕相处,教师如果能为人师表,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看似不教是真教。这样,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约束,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才算真正成功。
Tags:浅析,以人为本,理论,班主任,日常